测温系统中,常用的温度传感器—热电偶,因其结构简单,被误为“热电偶两根线,接上就完事”,其实不然。 结构虽然简单,在使用中仍然会出现问题。为了提高测量精度,减少测量误差,延长热电偶使用寿命,要求使用者不仅应具备仪表方面的操作技能,而且还应具有物理、化学及材料等多方面知识。
中能仪表——温度仪表专家,工程师谢建忠谈:热电偶测量误差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注意事项:
A《热电偶丝不均质影响》
热电偶在计量室检定时,插入检定炉内的深度只有300mm。因此热电偶的检定结果,确切的说只能体现或主要体现出300mm长偶丝的热电行为,当热电偶的长度较长时,则大部分偶丝处于高温区,依据均质回路定则,测量结果与长度无关。然而,热电偶丝并非均质,寄生电势会引起不均质误差。热电偶丝电阻,直径越细,越容易产生误差。中间部位的温度超过800℃,容易产生分流误差。中间部位加热带长度越长,越容易产生分流误差。中间部位加热带位置距测量端越远,越容易产生分流误差。绝缘电阻越低,越容易产生分流误差。
B《热电偶使用气氛的影响》
(1)选择性氧化:这种现象常称为“绿蚀”。当温度在600℃—1100℃范围内,又含有CO,H2等还原性气体时,热电偶的二极,容易发生选择性氧化。
(2)选择性氧化的对策:a采用增加保护管直径或吹气的方法增加氧含量。b装配式热电偶实体化。
(3)使用气氛的影响:热电偶的稳定性,因使用温度,气氛不同各异,稳定性也有很大差异。选择热电偶时,必须考虑 ① 常用温度及最高使用温度 ② 氧化还原等使用气氛 ③ 抗振动性能
C《绝缘电阻的影响》
热电偶用绝缘物,在高温下,其绝缘电阻随温度升高而急骤降低,因此,将有漏电流产生,该电流通过绝缘电阻已经下降的绝缘物流入仪表,使仪表指示不稳或产生测量误差,也可能发生记录仪乱打点的现象。
中能仪表技术部